老人“扎营”公共球台 您怎么看?
【热议话题】 周末下午,笔者携小孩到梅城归读公园打乒乓球,可是一连找了几张球台,都有人了。我们只好在一张球台旁等候,左等右等,两个阿伯都不下场,我只好请求道:“阿伯,孩子周末才有时间打球,让我们打一下好吗?”谁知,这两个老人摆开了在此“扎营”的架势:“其他地方不是还有很多球台嘛!”您怎么看此类现象?(翠文)
陈柳:大家都喜欢听好话,多赞赞老伯的球技,多给他们掌声和欢呼声,甚至还可谦虚地说想跟他们切蹉切蹉,相信很快你们就能在球台上占得一席之地的。
曾一聪:在中心区域有限的公共空间要达到资源共享,除了相关部门有效组织、引导老人进行科学锻炼外,更多的还要靠市民彼此之间的宽容和理解。
林晓君:公共设施,即含有共同享有或使用之意,也迎合了现在“一起来,更精彩”的流行语。球台长时间被占,一方面凸显出公共资源的稀缺,另一方面暴露出部分市民文明素质的程度,老人也不能倚老卖老,让尊老成为道德绑架的理由。
黄明:随着市民健身意识的增强,公共体育设施跟不上市民的需求。要解决这一难题,不妨寄希望于单位和学校的体育设施,毕竟这些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优质体育设施在寒暑假、节假日和放学后基本处于闲置状态。
蒹葭:我觉得政府要引导大家错峰享用公共资源。退休老人多在工作日去打球,而周末则多让给上班族和学生。或者专门划定一些区域,保障上班族和学生的权利。
温永升:社会矛盾的产生往往都是物质利益的冲突和社会意识的矛盾造成的。解决的方法:一是增加物质(如增加和盘活公共体育设施)或共享物质(如双打或轮流打);二是引导和加强市民的公共道德情操和行为修养,如谦让与共享。但如果物质不能增加或共享,又遇人不贤(如老伯不肯谦让或自己的请求方法不当),那只能绕道而行。毕竟和谐是社会的一种呼唤,不争不强是一种社会秩序,以德报怨也是一种美德和自我的修行!
刘炳发:客家俗话说得好,“老人成细子”。玩得正兴的老人往往就像不懂事的顽劣小孩那般,难以对付。不妨使用“唆一唆”的办法,观看他们的表演,精彩之处报以掌声,做足了尊老敬老工作。顺势让他们歇一歇,你们便可上阵。方法用得巧,双方皆大欢喜。
邹海明:增加设备配置也要进行科学考察和通盘考虑,如果增加体育设施,势必要砍掉绿植。我家就在归读公园侧,据我观察,上午乒乓球台很冷清,下午三四点是高峰期。建议要么避开高峰期,要么就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”。
郭华群:每次带孩子去玩公共体育设施,我都会明白告诉自己的孩子,共同设施是大家的,不可以霸着不下来,要把这个道理用声音说出来,让其他小朋友也明白,这样才可以推动良性发展。
王剑:公共体育设施原则上是谁先到谁享用。突然要求兴致正浓的老人停打让位,他们会感到不受尊重从而拒绝。这对小孩尊重长辈情怀的培养也不利。所以,我们可以资源共享、合作竞争的方式:赢的上输的下,争取做到“您好我好,大家好!” (舒丹/整理)
>> 精彩图文
365bet网球比分直播_365bet体育投注官网_365bet滚球网址版权与免责声明:
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365bet网球比分直播_365bet体育投注官网_365bet滚球网址(包括梅州日报)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稿件,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③如您因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,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@meizhou.cn。

网站活动

梅州楼市

网友评论
用户登录
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